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 刑事研究院股票配资最新资讯
文章/张传哲
【基本案情】8月25日深夜,江西景德镇珠山区振兴大道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恶性案件。据珠山公安分局通报,40岁男子李某某因情感纠纷,驾车故意撞人,造成2死1伤的严重后果。目前,嫌疑人已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起案件再次暴露了情感纠纷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极端后果。40岁的李某某本应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因一时冲动,用最残忍的方式终结他人生命,也彻底毁掉了自己的人生。两个家庭的破碎,一条生命的逝去,都让人扼腕叹息。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展开剩余67%构成要件
1.行为内容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非自然终结。剥脱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刺杀、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心脏病患者死亡。但不管是什么杀人行为,都必须具有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性。杀人行为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根据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当然也可能同时触犯故意伤害罪。
2.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此外,行为人必须没有认识到正当化事由,如果行为人以为自己是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即使是假想防卫,也不得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动机复杂多样,不同的杀人动机,对构成故意杀人罪没有影响,但对量刑具有一定意义。但是,基于报复、奸情等动机杀人,属于杀人的常态,不能成为从重处罚的情节。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故意、侵害客体和法律后果的不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侵害交通运输秩序;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侵害公民生命权。
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的核心差异
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因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导致重大事故,但对危害结果持过失心态(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故意杀人罪则要求行为人具有直接或间接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意图。
侵害客体:
交通肇事罪侵害的是交通运输管理秩序和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安全;故意杀人罪明确指向特定个体的生命权。
行为特征:
交通肇事罪的典型行为包括超速、酒驾、逃逸等违反交规的行为;故意杀人罪常见手段为暴力直接致人死亡,如持刀捅刺、碾压等。
处罚标准的对比
交通肇事罪:
一般情节: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肇事后逃逸:3-7年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7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
基本量刑: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3-10年有期徒刑股票配资最新资讯。
发布于:陕西省尚美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